读书旅记之《放空》

2021-01-30




无聊
为什么能
解锁
创意与效率


[美]
/
曼诺诗 · 左莫若迪
(Manoush Zomorodi)
/



作者一直在广播电视台工作,07年6月,她的儿子出生了,三周后,iPhone问世。

她的生活从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一下子变成了哄孩子的无聊。起初,她很生气、沮丧、伤感,因为她还没有准备好从一个都市白领转变成为一个母亲。

但几个星期后,她适应了这种无聊的状态。她开始注意到了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周围事物。雕饰的飞檐、怪兽滴水嘴、人行道上的裂缝和障碍物成为了生活中熟悉的日常。

随着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健硕,很快,她这种散漫的日子就结束了,她返回了工作岗位,这时她也将手中的翻盖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

接下来的几年,她不断的努力和创造,出了一本书,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还迎来了她的女儿。

但慢慢的她遇到瓶颈了,她发现自己的头脑里越来越空,面对问题时毫无头绪,简直糟糕透顶。

她开始回顾过去那段平淡无聊的经历,也开始注意到智能电子设备对她生活的侵蚀。她发现,那些最好的创意点子都是在最平淡无聊的时刻想出来的,她开始问自己:缺少创意是否与从未感到无聊有关?





一个问题, 也就有了这本书。

👇





一.
数字过载

1. ADHD多动症:智能电子设备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令人分心。(目前患病人数为人口总数的11%,大学生中符合人数为18%-20%。)

2. 囫囵吞枣式的阅读:阅读方式的变更(从纸质书本到电子屏幕)导致耐心和记忆力下降。


二.
视线之外

1. 沟通方式:打电话是实时发生的,不可控的;发信息是经过大脑处理过的。

2. 抵制反射(使用电子设备的自律能力):关闭不重要的通知;确保收到重要的通知;停止手机来信的幻想综合症;减少检查信息的次数。


三.
编制记忆

1. 感受当下,停止拍照(其实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并不多)。

2. 照相损伤效应(捕捉到的瞬间,大脑就已不再留意)。


四.
上瘾的APP

1. 游戏上瘾。

2. 上瘾的商业模式(程序开发是基于指标而设计),让人们失去反思、克制和专注的能力。

3. 电子游戏对于大脑的作用:没有证据表明游戏会让人变聪明,或者预防老年痴呆;游戏对于抑郁症患者有所帮助,可以刺激大脑两个区域的连接。

4. 时间规划:制定日程表(天赋进步效应,当我们越接近目标时,我们越会努力,以最终实现目标);删除令你上瘾,频繁使用的APP。


五.
深度工作

1. 波士顿公司(一家连续11年上榜全美100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的PTO(P:Predictability可预测性,T:Teaming团队合作,O:Open Communication开放式沟通)项目:自我放松后可以提出更好的方案。

他们发现科技正在消耗我们有限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给我们提供拥有美好想法的精神空间。

2. 新的工作场所:
- 缺失创造性:数字化让知识联系起来,但科技影响了大脑快速思考和反射性的能力,放大了缺乏耐心的本性;
- 过多的信息处理:人们总是做出回应,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新的想法;
- 安静的工作空间:重获孤独,自由工作,更能提高创造性思维;
- 欧洲员工的工作福利:欧盟法律规定,每年带薪假不得少于四周;2016年法国对其所有公民授予“离线权”,公民在休息时间有权不接收公司的信息和分配的任务;
- 安静的时光:集体思想不会有奇迹发生;不想工作时,可以先先休息放松下,然后再回到岗位工作,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六.
找回好奇心

1. 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乔布斯说,他限制孩子使用iPad,七年级前不要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因为它们会阻碍孩子们充分发展强壮的身体、严格的纪律、自我控制的习惯、流畅的创造力、艺术性的表达以及灵活敏捷的头脑。

2. 多融入自然或者亲身体验真实的场景及运动。

3. 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与习惯。


七.
游离

1. 专注的分心:
- 探索: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 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 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2. 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自己游离的思想。


八.
自我挑战

挑战一:记录自己的数字产品使用习惯
挑战二:不要把手机放在视线内
挑战三:安排无照片日
挑战四:删除频繁使用的应用程序
挑战五:忙里偷闲
挑战六:观察其他事物
挑战七:享受真正的无聊


九.
自我总结


1.手机整理

看书的过程也是自我观察的过程,我发现我在手机上的时间,每天平均下来竟然有5个多小时,整整占了一天的五分之一。

那这5个小时我在手机上又做了些什么呢?首先,工作占了一小半,大约2两个小时;其次,一小半是花在各种娱乐APP上,大约两个小时;最后,剩下的那些时间就是毫无意识的检查信息。

看完书后,我重新整理了手机里的APP,将那些已安装但不经常用的,或者功能可以整合到另一个应用的多余APP都删除掉了。在删除的时候我发现,留下来最多的都是工具类的,其次是娱乐型的(这些也是最占用时间的,我还是给自己留了空子)。

在整合APP应用功能时,我突然明白了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意义。比如像是天气、美团、大众点评、Airbnb、小红书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来使用的。

小程序虽然没有独立的APP应用功能全面,但如果你只是偶尔使用,或者只是使用其中的某个功能,那小程序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小程序不仅可以满足你的日常使用,还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手机存储空间,最重要的是,小程序不会无时不刻的在你的手机蹦出消息提示,吸引你的注意力。(在安装非社交类的APP时,可以关闭毫无用途的消息提示,这样你会减轻很多的信息压力。)

手机整理差不多后,我检查了手机里各个APP的使用时间。从使用时间长短排序的话是,微信>抖音>Kindle>照片>相机>支付宝>今日头条>酷狗音乐,如果在这些APP里选一个让我删除掉,那我肯定选抖音,安装了不到半年,我却在它上面却花费了100多个小时。本是让人娱乐放松的APP,但看的时间越长却越会让人感到焦虑,以前没安装的时候,生活过的也是好好的。当断不断,则受其乱,准备好删除它了么?

准备好了,点击,删除。

手机整理完毕。


2.拍照习惯

当我看见美景或者有意思的场景时,我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开始咔咔的拍。但当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爆满的时候,突然发现拍的那些照片,有纪念意义的也没有几张。然后,就开始咔咔的删,删完又开始咔咔的拍,拍完又开始咔咔的删……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的套圈。

于是,我开始回想脑中记忆最深的那些画面。我看见了小时候白雪皑皑的村庄、结了冰的小河、翠绿的松树林、黄灿灿的玉米垛、火红的灶膛、黑白的电视机、桌子上的麻将…… 这些画面都没有照片,但我记得却很清晰,我的大脑能将这些画面相互连接,形成一段又一段的动态影像。

对于手机里的照片,只有我看到的时候大脑才会开始回想。每一张照片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记忆的洞口,只有看见这个洞口,我才会钻进去。但在里面看到的东西,往往不是照片本身信息想要引申出来的场景。比如在我看到多伦草原的照片时,按照逻辑,我的大脑中应该出现近处成片的小黄花和远处山包处的大风车,但并没有,我脑中真正出现的是我和熊在马路边上撒尿聊天时的场景(实在憋不住了),如果思维再继续游走,我会看到我和熊站在另一边的马路上看夕阳穿过灰色的云层照射出万丈光芒的场景,所以照片带给我的记忆是一种发散型的,我钻进了这个“洞”里,却在里面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喜欢让思维在大脑中漫游,也喜欢记忆中最深的那些画面,那我如何让照片起到两者兼得的作用呢?我想是时候做一本纸质版的相册了,把那些最值得纪念的照片留在眼前,少一些模糊的“洞口”,多一些清晰的画面。


3.放空实验

放空对于我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那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一阵子还在想:我是不是缺什么营养元素了?是不是缺锌了?

现在,我知道我并不缺。之前,只是我对于这种大部分人都会有的状态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已。

放空,其实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模式,就像烤肉串前的腌制、蒸馒头前的发酵、跑步前的热身一样,事物从一个状态进入到另一个状态都需要一个过渡的调整。

对于人来说,大脑得不到休憩放松,它一直处于一个高负荷的状态去运作,那样会“烧”掉的。而放空就如同对大脑进行了一次“保养”一样,它会让大脑保持一个鲜活的状态。

看完书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坐着公交车去上班,天空灰暗,雪花飘散,我摘下了耳机,收起了手机,透过车窗望着远方……






云朵分了层,
太阳有了倒影。


☁☁☁



图片来自网络